2023-11-25
2023年11月24日《焦作晚报》“董永故里小董专刊”(总第13期)
龙翰凤翼渠下村
秦时,李二郎(俗称二郎神)与其父蜀郡太守、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
李二郎在武陟县西部的沁河北堤巡察时,发现仅与沁水一堤之隔的沿河村居,因河床高出地面的悬河地貌,无计兴修水利工程,饱受干旱之苦。经李二郎提议修建“妈槎”(类似现在的水闸、闸门、挡水坝),导渠引水灌溉广袤田畴。住在渠下的堤口、渠道的守渠人,日久人口繁衍,形成的村落名曰渠下村。
武陟县西部的小董乡渠下村,因古时修筑沁河导流渠坝而得名。流经村南的沁河,恰似一条河流为脉的水龙,自武陟县南汇入黄河。
依堤而居、择水而栖的渠下村民,甚为崇尚田宅龙德、痒序之教、耕读传家的祖脉赓续,充盈了龙翰凤翼、楚璧隋珍的精神底蕴。
在渠下村文体广场一角的龙王亭边,年逾八旬的村民张友道饶有兴趣地讲述了黑龙王的传说。
明嘉靖年间,渠下村某侯姓人家,将一个帮工干活、看把式的外地小伙子招为乘龙快婿。小伙子人缘颇好,甚是勤快,却从来不曾白天摇辘轳浇地,侯家农田依然没有干旱缺水。原来,他总是趁夜间悄然变成大蟒,缠上辘轳架,俯首入井汲水,仰头喷水浇地,直到某,这个事情终于败露。
为了不让正在纺花的妻子受到惊吓,小伙子先是询问她是否怕蛇,继而化作一条小黑蛇,再以大蟒蛇现身,缠上了房梁。乌云密闭的天空,顿时一声炸雷,大蟒蛇飞出宅院,升入云端,顷刻之间暴雨倾盆,渠下村干裂的土地得以浇灌通透。
随夫升天的女儿在梦中嘱咐侯家人,如此后再遇大旱,可在村里的天爷庙铺潭七日焚烧祭文,再去百里外的云台山青龙峡打潭祈雨。从此,每次打潭,必降甘霖。渠下村民感念侯家黑龙王女婿的护佑,在村南修庙(旧称南潭小庙,现遗址处建有现代风格的龙王亭)塑像,将其作为神灵奉祀。
龙寓意高贵、尊荣、幸运。沁河渠坝、渠下村名,暗蕴水到渠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濡染与熏陶,望子成龙的开阔境界,使得渠下村走出了不少栋梁之才。
云立峰(1922年至201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森林系,后任西北林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国林学会林业机械学会理事,从事营林机械和古农具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革新的林果大苗掘苗犁,属国内首创,获得陕西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还是《农政全书》(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的主要校注、完成人。及至当代,先有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再有中国政法大学曾薇薇、中国公安大学张亿鑫、北京邮电大学侯蓓蓓、中国科学院大学侯雨君、华中科技大学侯明君等,8名博士、6名硕士,扬名乡闾。
2021年1月,张聚杰就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率领村干部和党员兴业、兴教,深受群众拥戴。新修4条生产路,水泥硬化全村13条泥泞土路。沁河滩区新打机井13眼,配套更新地埋线路9000米,受益土地2000余亩。村民们兴办的佳超家庭农场、禾秀种植专业合作社、聚豪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呈现蓬勃活力。渠下大葱、水果洋葱等,远销新疆、宁夏、河北等地。被誉为乐居苑的村慈善院,也成为老年人的“安乐窝”。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小学、初中一贯制的渠下学校,在校生600余人,吸引了邻县博爱的乡村学生,在此就读。
图① 渠下村休闲长廊
图② 龙王亭
下一篇: 【焦作晚报】阴茎癌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