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组织领导及管理措施
综合医院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 医院中医药工作,加快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医疗质量和管理绩效,促进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组织管理
( 一)医院应当有院领导相对固定分管中医药工作,成立 由院领导为组长, 医务、教学、科研、人事、信息、 中医临床 科室、药学、护理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制定医院中医药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协调解决中医药 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中医药政策措施的落实,并在医 疗管理部门中明确责任人负责全院中医药业务管理。
( 二)中医临床科室应由有中医、 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 人员担任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 及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本科室的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中医 药特色技术,开发中医服务项目与特色中药制剂;在医院统一 安排下,负责组织指导和培训推广中医药业务,参与医院中药 用药规范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工作等。
( 三)医院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将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的 负责人纳入医院相关管理委员会,参加相应会议和活动,规范、 落实中医药政策。
二、管理措施
(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中医药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将
中医药工作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根据医院自身实际确定中 医药业务重点发展方向, 明确具体任务要求与责任分工,落实 跟踪评估管理。
( 二)设中医临床科室的公立综合医院要把建立中西医协 同发展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将中西医联合查 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
( 三)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在科室建设、学科发展、 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重点保障。结合医院发展安排资金,支持 中医特色专科专病、 中西医协同等工作建设。
( 四)建立完善中医药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统筹优化并差 别化实施中医临床科室绩效,鼓励和引导提供中医药服务。鼓 励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其他临床科室,鼓励将中医药服务 提供情况纳入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 标。注重从中医药服务的数量、质量和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 进行考核,避免以单一经济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 五)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为中医药 人员创造条件,保证与西医药人员同等待遇。要支持临床类别 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技能,在学习时间、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 保障。 完善综合医院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 改革完善中医药职 称评聘制度,把中医医学才能、 医德医风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 以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 和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处理疾病的实际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 标。
( 六)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 设标准与规范》,在现有病历记录系统内建设完善对中医主病 主证、 四诊信息、理法方药等中医诊疗服务信息要素的采集, 支持中医、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鼓励建立中医优势病种 或专科专病数据库。
( 七)有条件的医院可探索建设医院中西医结合重大传染 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纳入应 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 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 八)支持临床一线人员参加各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相关 学术团体和组织,并积极参加国内外中医、 中西医结合学术交 流。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与其他国家联合开展交流研究,传播中 医药文化。
(九)推进远程医疗,牵头建立或参加多种形式的中医、 中西医结合医疗联合体,开展远程医疗工作。
文章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