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中医药人才队伍是综合医院开展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 作及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各类人员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建设目标
加强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中医药发展人才基础。 逐步扩大医院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布局、完 善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发展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医院中医药服 务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要求
加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力度,建立中医药学术带头 人制度、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师承教育制度等, 培养后备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优秀青年医师,形成结构合 理、梯队清晰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鼓励临床科室配备中医类别医师、 “ 西学中”人员等,按 规定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设置中医病房的科室, 可根据床位数配备中医类别医师、 “ 西学中”人员数量, 医护 比、床护比不低于全院平均值。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
制定完善各级各类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计划,通过 学历( 学位)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等
多种方式,加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通过临床跟师、名老中医 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方式,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和 储备。支持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
( 二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
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中医药基 本知识和技能, 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均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 与技能培训。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要设立中医护理教学点, 支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研究。
( 三 )中药人才培养
制定实施中药审方规则等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开设中药 药事服务门诊或咨询窗 口,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咨询指导。支 持临床药师参加中医相关的在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参加 培训期间保障其学习时间和薪酬待遇。
四、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
组织开展医院临床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的岗位培训和 轮训,支持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系统学习中医、使其具备本科 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逐步做到 “ 能西会中”。支 持院内高层次人才跟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学习中医药, 培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五、其他人才培养
(一)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
加强医院管理队伍中医药素养,鼓励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院 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专员每年须参加中医药政策培训,
强化管理人员中医药发展理念。支持中医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 管理专业培训和研修,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 二 )中西医协同科研人才培养
加强中医、 中西医协同临床科研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人 才申报各级人才计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招收中医药领域 博士后及流行病学、统计学、基因组学等多领域高层次人才, 建设临床研究方法团队,提高临床研究创新能力。
六、保障措施
( 一)将中医药人才工作放在医院整体人才工作中一体谋 划、推进、落实和考核。加强对中医药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政策保障、制度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 二)制定中医药人才配置、梯队建设方案, 明确专门部 门或人员负责实施和考核。在全院学科人才建设投入中,安排 一定比例的经费、项目专门用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三)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优 化职称评聘制度,注重中医药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鼓励优化 收入分配机制,对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
药专业技术人员适当倾斜,引导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文章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