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青海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研究,确立了医疗机构运行、医保承受能力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同时,出台了明确的工作实施意见和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价格项目的构成和监管事项,并利用真实世界数据进行年度评估,确保调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明确“调什么”的方向上,青海大力支持薄弱学科的发展,根据临床需求新增了多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此外,为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简化了申报程序,开通了绿色通道,审核通过了多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同时,新增了中藏医项目并提升了历史价格偏低的项目价格,率先出台了藏蒙医院制剂医保目录,将多种藏药饮片纳入医保。
在“怎么调”的结构优化方面,青海在调价过程中主动引入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参与,让专业意见和合理诉求体现在价格上。同时,联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同步降低了设备物耗占比较高的检查检验诊疗价格,并将大部分调整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以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并有效平衡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最后,在“调多少”的总量控制上,青海以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年度医疗服务性收入的总和为历史基数,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确定全年调价总量。根据动态调整评估结果,达到启动调价标准的,在总量范围内调整青海省医疗服务价格。这种价格调整优化有助于引导医疗资源高效配置,让人民群众能够依靠医保基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