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资讯 /

政策解读2024《河南省突发事件医疗应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2024-10-21


      一、制定背景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省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河南省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该文件旨在明确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等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及时救治伤病员,减少伤亡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内容

  《细则》共分为五个部分二十八条,详细阐述了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总则。这部分主要明确了《细则》制定的依据、对应的突发事件分级和适用范围,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第二部分,信息报告。此部分规定了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医疗应急相关信息的报送要求,包括报送流程、方式和时效性,并建立了信息报告责任制。同时,省卫生健康委将每半年对各地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评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达到较大及以上级别的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学生、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在报告同级政府的同时,于2小时内向省卫生健康委同步报告。若事件已达到或可能引发重大及以上级别,省卫生健康委将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步报告。

  第三部分,应急处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依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遵循“就近、就急、就专业”、“四集中”、“一人一策”等原则,确保应急、处置、转运、救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批量伤病员的救治,应首选收治在医疗救治能力和综合水平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于危重、重症病例,具备转运条件的应尽快转至市域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甲医疗机构。

  第四部分,应急保障。此部分明确了不同类别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队伍组建、基地建设、专家库遴选、应急预案及演练、医药储备目录制定、相关培训和科普宣教等工作要求。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有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第五部分,附则。对于其他未尽事宜,将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管理规定执行。这一部分为《细则》的实施提供了灵活性和补充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