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资讯 /

2024年我国居民医保断缴后产生哪些影响?

2024-10-28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医保待遇等待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断缴后有何影响?医保待遇等待期有何规定?

  1.什么是医保待遇等待期?

  参保人员因未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参保缴费,导致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这段时间即医保待遇等待期。

  在医保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需要参保人自己承担。

  2.原先有没有设置医保待遇等待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没有直接对医保待遇等待期明确规定,但大多数医保统筹地区在实践中,已对断缴人员) 和(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待遇等待期。

  比如2012年印发的《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按照年度缴费在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相应居民医保待遇。

  中途参保人员(新生儿等除外)应当按照年度标准缴费并经3个月等待期满后方可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3.为什么专门设定医保待遇等待期?

  目前,次均住院平均报销4437元。如果不设置待遇等待期越来越多人会选择生病后才缴几百元参保,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4.医保待遇等待期是如何规定的?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

  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缴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考虑到参保人实际情况,允许参保人通过缴费修复变动等待期,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每多缴纳1年的费用可以减少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

  需至少等待6个月,等待期具体标准由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5.为什么不允许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

  如果可以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就相当于允许,生病后再缴费,缴费后马上享受待遇,这样会增加选择性参保风险,让选择参保的群众利用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信息优势,享受别人缴费对自己的贡献,对正常连续参保人员来说非常不公平。

  6.2025年以前没参保的群众是否受影响?

  答:不受影响。待遇等待期政策从2024年缴费参加2025年基本医保起执行,即使以前没参保,只要从2024年年底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缴期参加居民医保,就不会有待遇等待期。

  如果原来正常参保,但2024年年底集中征缴期没有参保缴费,那2025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

  7.如何避免居民因不知集中参保期而断缴?

  每年9月各地都会开展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如果由于自身原因错过集中缴费期导致断缴,应尽快缴费,减少变动等待期以降低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的损失。

       文章来源《河南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