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三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三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在此次评选中,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与甘肃省中医院凭借其在中医药古籍收藏与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成功入选第三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同时,一系列中医药领域的珍贵古籍,包括《明医杂著六卷》、《伤寒六书六卷》、《医方考》以及《摄生众妙方》等,也被纳入了省级珍贵古籍名录,这些典籍均来自甘肃多家知名机构的丰富馆藏。
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大中医药文化的现代阐释与传播力度,特别是将中医药典籍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甘肃省中医院等古籍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制定并实施了多项古籍保护措施,还完成了古籍目录的详细编纂,并成功修复了980册珍贵的中医药古籍。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古籍的利用效率与保护水平,还特别建立了两个标准化的古籍书库。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甘肃省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悉,“甘肃中医药大学古籍特色库”已数字化收录了8311册(共计1178部)古籍资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同时,“甘肃省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也正式上线,该平台特别收录了明清时期的75部中医药经典著作高清扫描图像,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伤寒金匮学、本草学等多个领域,共70余部传世之作。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古典医学文献中的智慧与精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通过这些努力,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字记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