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资讯 /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解读

2025-02-24


  在2月13日召开的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为推动中药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云南省近期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入的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行动方案、支持政策以及发展区划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决心,为未来三年的发展锚定了清晰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云南,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拥有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单产高的显著优势。其中药材资源富集多样,“云药”文化底蕴深厚,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占据独特地位。目前,云南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基地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绿色化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不断提高。其中,“十大云药”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品牌,“云药之乡”成为道地产区的亮丽名片,“数字云药”也跻身全国前列。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将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药材产业正稳步前行。近日,《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为产业发展绘制了详细蓝图。《工作方案》共分为三个部分,明确了发展目标、十大重点任务、23项主要建设内容以及4条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指出,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具体目标包括: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1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同时,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于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为实现上述目标,云南省将聚焦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的突出短板和关键弱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这些任务包括:中药材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工程、高品质中药材供应基地建设工程、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工程、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推广工程、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工程、中药材康养旅居融合发展工程、中药材品牌培育提升工程、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中药材国际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以及中药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财政支持方面,按照“市场优先、财政引导、金融协同、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省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全链条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各环节的特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为中药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为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种植养殖中药材,省农科院会同相关单位和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该《区划》以州(市)为单元,按照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五大片区进行中药材区域种植养殖布局,并规划了多项改造提升和建设任务,以推动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