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在医疗保障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制度缺乏统一性,不同地区之间在准入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别。这种不统一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各地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参保群众而言,用药保障受到了影响;而对于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来说,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统一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切实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安全、便捷地使用医保药品,江西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相关文件精神。2025年1月,《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印发并实施。这一举措标志着江西在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方面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为全省门诊慢特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全国各地规范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管理贡献了宝贵的江西智慧和可借鉴的路径。
一、严格准入条件,从源头把控用药保障
《通知》对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的申请条件作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规定。具体而言,要求申请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备、药品配备能力以及完善的医保结算和进销存系统等一系列条件。同时,优化和改进了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按病种申请的原则。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需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申请相应病种的定点服务,避免了机构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提供服务的情况发生。通过这些严格且科学的准入条件设定,有力地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医疗和用药安全,从源头上为患者的用药安全筑牢了防线。
二、优化服务流程,保障用药过程规范
在服务流程方面,《通知》对处方开具、电子处方流转、报销政策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且明确的规范。例如,门诊慢特病定点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具的用药处方需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最长有效期不得超过3天。对于长期处方,则需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保医师开具,且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病情稳定的最长不超过12周。这样的规定确保了处方的合理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此外,《通知》还要求定点医药机构为患者建立门诊慢特病管理档案,提供健康随访管理、用药咨询指导等贴心服务,实现“一人一档”。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便于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健康管理,让患者感受到更加专业、周到的医疗服务。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用药安全稳定
在监督与考核方面,《通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地方医疗保障行政部门需通过备案审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医保经办机构落实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医保服务协议履行情况以及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等内容也进行了着重强调。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定点医药机构的用药安全和稳定,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江西省南昌市医保中心经办人员表示:“在过去,由于政策不统一,各地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准入政策差异较大。这使得参保人在不同地区就诊购药时,常常面临报销比例不同、药品选择受限等诸多困难。而且,部分定点医药机构还可能存在违规用药行为。而现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统一的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政策后,通过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用药指导和更安全的药品供应。同时,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下一步工作计划
展望未来,江西将全面开展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经办准入工作,确保医药资源供需合理。同时,积极推动门慢定点零售药店的覆盖范围扩展至全省12个统筹区,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保服务。此外,江西还将常态化开展门诊慢特病定点资格认定、待遇支付等政策落实的经办、审核、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医保基金监管“守门员”责任,不断规范医药服务行为。通过这些持续的努力,让门诊慢特病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切实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