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无创绿色疗法 / 光动力与声动力 /

光动力治疗起源于什么时候?

2024-07-27


  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通过口服和外敷某些特殊植物后晒太阳来治疗白癜风。现代医学证实这些植物含有具有光敏作用的补骨脂素。补骨脂素经注射或内服后用长波紫外线或日光照射,可使被照射处的皮肤红肿、色素增加,这是人类使用光动力法治疗疾病最早的记录。

微信截图_20240713173959

  目前公认的对光敏作用的发现及对光动力治疗的系统研究始于100多年前的19世纪末期。1888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学者发现光照下的奎宁对青蛙卵、植物的致毒作用明显增强。遗憾的是,他没有认识到这一发现的意义,也未对此现象展开进一步的研究。1894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进行抗疟新药的研究时发现吖啶橙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草履虫表现出不同的毒性:光照强度大时吖啶橙的毒性更大,可以迅速杀死草履虫;而单纯使用吖啶橙而没有光照时草履虫则不会被杀死。他推测这一现象可能类似于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那样,是光的能量转移给了吖啶橙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在1900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光与化学物质结合能够诱导细胞死亡。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光动力治疗的开山之作。同年,预测荧光物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且将在以后的医学应用中得到发挥。由此针对光动力治疗体系的系统研究正式开启。两年后,用伊红对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用1%的伊红溶液涂抹患处并经太阳光或汞灯照射,6名患者中的4名得到痊愈且在1年内无复发。该方法对寻常狼疮和生殖器疣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902年,研究曙红对草履虫的光敏杀伤作用时发现在实验中使用敞口烧瓶对草履虫的杀伤效果好于使用密闭烧瓶,由此推测氧可能是完成光动力治疗的先决条件。1904年,研究发现光敏物质与光结合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氧依赖性,并首次提出用“光动力效应一词来描述这种氧依赖性的光敏化现象。并于1907年证明了氧是光动力治疗产生毒性的关键物质,光敏效应需要氧的存在。自此光动力治疗这一新疗法在概念上得到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