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味苦微寒。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配合栀子、黄柏、大黄、车前子等,用于阳黄(湿热性黄疸)。配合附子、干姜、白术、茯苓、泽泻等,用于阴黄(寒湿性黄疸)。表有湿者,能微发其汗,里有湿者,能利尿祛湿,故阳黄、阴黄、表湿、里湿皆可用。近些年,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阳黄证较多),常以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柴胡、黄芩、大黄等随证加减应用,对于退黄疸有明显效果。
本品也可用于湿温、暑温初起,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胸闷、干呕、头眩、胁痛、不思饮食、或听觉不灵者,常与黄芩、竹茹、陈皮、半夏、枳壳、白叩、薏苡仁等同用。
茵陈有利胆的效能并有抑菌作用,配合金银花、连翘、枳实、柴胡、焦三仙、槟榔、赤芍、莱菔子等,可用于胆道感染;配合苦楝子(或苦楝皮)、乌梅、使君子、槟榔、 川椒、大黄、元胡等,可用于胆道蛔虫。
常规用量为9-15克,病重者也可用25-30克。个别情况还可用到6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