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亦名金铃子。
本品能入肝经舒肝气。故常用于治疗肝气痛、肝气胀、胁痛、疝痛、胸脘满闷疼痛等症。常配合元胡、木香、青皮、厚朴、香附等同用。还能引心包经火热下行,导小肠、膀胱湿热,故也可用于清利湿热。常配合木通、竹叶、生地、泽泻等同用。
前人经验认为川楝子“为疝气要药”,但其性寒凉,用于寒证时须配合小茴香、荔技核、吴茱萸、肉桂、乌药、补骨脂等同用。炒用也可减少寒性。
川楝子配合元胡,可用于热性胃痛。配合枳壳、香附,可用于肝热胁痛。配合乌梅、川椒,可用于蛔虫腹痛。
荔枝核治疝,性温。川楝子治疝,性寒。
苦楝子偏于杀虫,常用其根皮。川楝子偏用于舒肝理气,治疝。川楝皮也可用于杀虫。
治疝、舒肝时炒用,清热时生用。
常规用量为3-12克。脾胃虚寒者忌用。
下一篇: 砂仁的功效?砂仁在临床中的应用?
上一篇: 香附的功效?香附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