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无水乙醇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肿瘤,尤其是肝癌。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无水乙醇对细胞的蛋白质变性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坏死和组织纤维化。
蛋白质变性:无水乙醇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这种变性导致细胞内蛋白质结构破坏,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血管栓塞:无水乙醇注入后,还会引起局部小血管的栓塞,减少或阻断肿瘤的血供,进一步加剧肿瘤细胞的缺血和坏死。
组织纤维化:在细胞坏死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和随后的组织修复过程,最终形成纤维化组织。这个过程有助于防止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扩散。
治疗步骤:
影像引导:通常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确保无水乙醇能准确注入肿瘤组织中。
注射无水乙醇:通过细针将无水乙醇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内。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可能需要多点注射。
观察和评估:注射后,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无水乙醇消融术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疼痛、发热、局部肿胀等,严重的可能有酒精中毒的风险。
治疗前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对于大型肿瘤或多发性肿瘤,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总的来说,无水乙醇消融术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的肿瘤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肿瘤,且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前,应与医生详细讨论其适应症、优缺点及可能的风险。
下一篇: 肿瘤的介入诊断技术分为哪几种?
上一篇: 无水乙醇消融术的临床应用?